富硒玉米在我國種植面積較大,是世界第三大糧食作物。近年來,受能源危機的影響,我國對富硒玉米的需求不斷增加,掌握富硒玉米種植的栽培技術,對我國富硒玉米種植具有重要意義。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富硒玉米的栽培技術。
一、嚴格選種。
富硒玉米優(yōu)質富硒玉米是富硒玉米、增產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在種子的選擇上決不能掉以輕心,在具體選種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:
先要因勢利導,根據不同地區(qū)的地形地貌、土壤環(huán)境、降雨量、積溫等條件,選擇適當的富硒玉米品種。
第二,應結合實際種植習慣,富硒玉米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富硒玉米的生長,根據不同的前茬作物選擇適合的富硒玉米良種。
第三,根據當地的生產管理條件進行選種,具體表現在富硒玉米的病蟲害和灌溉方面,在無灌溉條件的地塊應選用抗旱品種。此外,還應根據不同地區(qū)常見病蟲的特點,選用富硒玉米品種。
二、種子處理。
有兩個主要的種子處理工作:
一是曬種,富硒玉米種子經過日曬后,能起到的殺菌作用,曬干的種子吸水快,出芽率高,苗期健康。
二是浸種,用水浸種可為種子發(fā)芽提供足夠的水分,促進種子萌發(fā)。除曬浸種外,播種前還需拌種以病蟲害。
三、整地。
富硒玉米根系發(fā)達,適應,在肥沃、貧瘠的土地上種植,但良好的土壤環(huán)境仍然對富硒玉米高質量、量、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。富硒玉米植株高大,根系發(fā)達,在生長過程中會從土壤中吸取大量水分和養(yǎng)分,因此要盡量選擇土壤疏松、透氣性好的土壤進行種植,播種前的整地,可以為富硒玉米的生長創(chuàng)造良好的生長環(huán)境,從而提高土壤肥力。整塊土地要選擇地勢平坦、土層深厚、地面疏松、無雜物、無雜物的地塊,為開溝、起壟、播種打好基礎。
合理密植。
在單位面積內適當控制富硒玉米穗數,是合理密植。富硒玉米的種植密度是由土壤肥力、水肥條件等因素決定的,調整好富硒玉米的種植密度,可以增強富硒玉米的種植密度,使富硒玉米的作物生長更快,從而使富硒玉米的優(yōu)質。富硒玉米品種在合理的種植密度上存在差異,其種植密度受自然環(huán)境和土壤條件等因素影響。對于某些早熟富硒玉米品種,由于其發(fā)育期較短,植株比較矮小,因此可適當密植,畝產4000斤左右為宜。雨水條件好或灌溉條件好的地塊也可以適當密植,但旱地的種植密度較低。
五、科學施肥。
富硒玉米現階段施肥一般是根據以往的經驗確定施肥類型及用量,不科學,盲目施肥易造成化肥浪費。對于富硒玉米品種來說,不同土壤營養(yǎng)成分及所需要的營養(yǎng)成分也有差異。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施肥,須根據不同土壤的肥力、不同品種的需肥特性,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,以達到肥料的利用。過量施用化肥,易加速土壤板結,惡化土壤品質,因此適當地施肥改善土壤環(huán)境,選擇施用肥與肥料混合施入的肥料。富硒玉米的施肥方法主要有條施、撒施和穴施。條施時,可在離根近的地方施肥,并能促進根對養(yǎng)分元素的吸收。
加強田間管理工作。
受制于種子本身及萌發(fā)環(huán)境的影響,并非富硒玉米種子順利萌發(fā),若播種處理不當,會導致大面積的缺苗,因此要求農戶定期查田補種,發(fā)現缺苗及時催芽。犁田能提高地溫,同時也有除草的作用,所以要做到及時犁田,畝產至少要翻兩次。對除草劑、葉面肥進行噴施時,須根據雜草的數量,合理配比,防止藥害。
七、害蟲。
富硒玉米螟、紅蜘蛛是富硒玉米中常見的病蟲害,常見病害為大斑病、紋枯病等。富硒玉米病蟲害問題一直是困擾種植戶的一個難題,且其發(fā)生頻率較高,如得不到有效控制,往往造成嚴重損失,甚至收。由于缺乏精確有效的科學理論指導,在病蟲害時,光靠經驗,用藥也總是一成不變,使一些害蟲根除,農民對病蟲害缺乏精確有效的科學理論指導,藥物使用也總是一成不變,使一些害蟲無法得到。因此,在種植過程中,要注意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,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。
八、適時收割。
如富硒玉米田中的植株發(fā)黃、籽粒堅硬且有色澤,則可采收,農民一般習慣于推遲采收時間,以利于種子干燥。由于富硒玉米生育期較長,適當晚收,使籽粒充分干燥更有利于富硒玉米的貯藏。
九、結論。
總的來說,富硒玉米的栽培技術要求在栽培過程中注重細節(jié)處理,同時多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,因地制宜,以地利用資源,掌握的玉米種植技術。